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要闻

麦伯良的“底气”:集装箱需求已企稳回升,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

2023-06-30 23:06:24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记者 邹永勤 6月28日下午,中集集团(000039.SZ)2022年度股东大会、2023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和2023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在深圳总部召开。该公司董事长兼CEO麦伯良主持了本次股东大会。


【资料图】

会上,围绕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前景、清洁能源的产业布局以及股价跌破净资产后的回购措施等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中集集团管理层与参会股东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期间,麦伯良表示,当前集运行业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回暖,运价和货量逐步回暖;“相比一季度,我们集装箱的需求已经得到企稳回升,部分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

集装箱企稳反弹

作为集装箱行业的绝对龙头,中集集团是自其1994年上市以来已经连续29年实现盈利。但2022年中集集团归母净利润32.19亿元,同比下降51.7%;2023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只有1.60亿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公司方面又有哪些应对的措施?

对于经济观察网记者的这些问题,麦伯良在回答称,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还是集装箱板块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所致。他进一步指出,“2023年上半年虽然整个航运市场与2021年的高位相比下滑非常大,但我们公司旗下的集装箱业务仍然是处于盈利状态的”。

公开资料显示,以集装箱行业起家的中集集团,近年来正谋求构建抗周期业务组合来平滑集装箱业务带来的周期性影响。

麦伯良表示,集装箱业务其实包括了干货箱、特种箱等很多种类,当中以干货箱的量最大。传统干货箱上半年虽然销量大幅大滑,但还是处在盈利状态。他进一步指出,其实从第二季度开始,集运行业的市场需求已经呈现逐步回暖态势,运价及货量都有企稳的势头。而且,2023年上半年集运市场虽然承压,但中集集团市占率逆势实现提升,竞争优势凸显。

“相比一季度,中集集团集装箱的需求已经得到企稳回升,订单部分排产至第三季度”;但他同时强调称,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需求相较前两年来说确实比较弱,虽然现在企稳反弹,这也是针对此前跌得比较狠后展开的反弹,全年来说,集装箱这一块的业绩应该比2022年要差,要有这个心里准备,“我们判断,2024年市场会恢复到常态”。

而据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组织BIMCO预计,在基础情景下,2023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增长区间为0.5%-1.5%,2024年增长区间为5.5%-6.5%。预计运量和增长率将在2023年下半年复苏,到2024年年底,主要去程航线和区域航线的总运量将比2022年高出约7%。

此外,针对市场关注的全球产业链转移是否会引发集装箱工厂转移的问题,麦伯良表示,过去全球贸易的产业链中心主要在中国,现在的确有一个趋势是部分轻工制造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甚至将来去到非洲、南美,从而形成一个全球共同发展的局面;“我们始终保持密切关注,并时刻都在加深研究。不管怎么变,中集的全球集装箱行业地位不会变”。

当谈及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对集装箱需求的影响时,麦伯良表示,从集装箱角度来看,全球的贸易总量仍旧稳定,大盘没有发生变化,今年新增购买需求减少,但更新淘汰率在提高,一定会消化库存,因此明年集装箱行业相比今年会出现反弹。从宏观来看,人类生存发展始终对全球贸易存在需求,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美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还是正增长的,可能增速放缓,但并没有负增长,可以保持相对乐观。

相对于行业一两年的经营预测,麦伯良似乎更愿意从一个长周期的视角来把脉集装箱行业的发展趋势。他强调称,集装箱作为全球物流的基础单元,与全球贸易活动息息相关,不仅仅只用于某一特定航线。

“虽然当前全球贸易格局面临一定挑战,但是长期全球贸易占全球工业产出的比例仍旧维持高位水平,还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从增幅来看虽然不会很大,但前景还是可期,我们认为贸易格局的变化不会对集装箱需求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他说。

再造一个“集装箱”

中集集团是全球集装箱制造的龙头,不过,其集装箱制造业务的营收占比仅有三成。事实上,中集集团的多元化布局开展多年,已见成效。

当谈到有哪些措施应对集装箱业务强周期属性带来的业绩波动时,麦伯良表示,应对措施就是凭借集团其他板块的发展进行平滑,“我们一直在推进多元化,除了此前一直担当主角的集装箱外,现在已经有很多新的业务板块,比如‘集装箱+’业务、道路运输车辆、安瑞科的清洁能源业务等等,而且这些业务都正处于很好的增长时期”。

“集装箱+”业务,指的是中集集团基于其在集装箱制造市场拥有绝对市占率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出来的集装箱延伸业务,比如模块化建筑、适用于现代化农业的种植箱、新能源汽车场景的新型产品新能源冷藏箱、重构生鲜供应链生态的制冷保温设备箱集成、以及当前最为市场关注的中集集装箱储能业务等等。

中集储能业务的特点是做储能的集成装备,利用集装箱的概念,将其转变为大型充电宝,可以应用于工业、商业、乃至电厂。受益于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增长,2022年中集集装箱储能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收入规模再创新高,该业务从最开始提供20英尺、40英尺的集装箱,不断朝集成度更高方向发展,具备全集成储能系统产品能力,为储能下游客户提供储能系统产品,已经有批次交付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4月份,中集集团宣布与美国POWIN成立了合资公司,目标是深化储能业务的合作。这对公司的储能业务有何重要战略意义?这无疑也成为了当天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麦伯良表示,储能业务是集装箱板块的一个卫星业务,去年实现超过10亿元的收入,现在发展很快,预计今年能够保持快速增长,“我们会积极抓住储能行业的风口,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子业务来发展,而且不局限于中国市场。通过与POWIN成立合资公司,我们在积极进军全球市场,目前在手订单达到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最近我们也在集装箱板块内部重组储能的业务单元,对储能子公司做一体化的布局和管理”。

此外,麦伯良在会上还着重介绍了中集集团正在积极推进重构生鲜供应链生态。目前,我国生鲜供应链存在很多痛点。其中最大的两个痛点:一个是中间流通环节冗长,现在生鲜产品从产地运送到消费者手里,一般要经过多层转运流通环节;另一个是缺少全程精准冷链运输,导致损耗率高达近30%,这还不包括生鲜产品质量的下降,本来是一等品,结果变成五等品卖。

“中集要改变这两点,做到流通中间环节的减少和全程精准冷链,把生鲜产品运输损耗率降到0,延长生鲜保鲜期,这就是中集的优势。”麦伯良对中集冷链业务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麦伯良表示,目前中集集团旗下的“集装箱+”业务均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将来会为集装箱板块贡献重要增量,从而有效平抑传统集装箱的周期波动;“当然,这个需要时间,大概两三年左右;我们完全有理由而且有信心相信,届时这些‘集装箱+’业务的规模可以跟集装箱主业平起平坐,甚至超出集装箱的规模”。

麦伯良的底气

支撑麦伯良如此底气的,除了“集装箱+”业务的全面迸发外,还有中集集团近年来在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方面的布局,亦即将进入收获期。

麦伯良透露,公司将会在年底前(大概率是三季度)公布未来的五年规划;“整体来看,我们还是会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装备和服务进行布局。第一个是天然气领域,对LNG相关的装备链和服务链进行深耕;第二个围绕氢能,包括对于绿色甲醇路线的研究,我们也会积极推进;此外还有风电、储能相关的业务,我们也在积极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中集集团的清洁能源业务主要集中在中集安瑞科身上。而作为中集安瑞科董事长,同时也是中集集团总裁的高翔,在会上多次解答了清洁能源方面的业务,并详细介绍了中集安瑞科当前的经营情况。据高翔介绍,中集安瑞科作为国内清洁能源行业龙头,2023年以来从收入到订单都有更好的获益和体现。其中,低温和高压装备销售向好,海外市场对陆上清洁能源装备与工程的需求维持强劲。

谈到当前市场最为火热的氢能赛道时,高翔表示,整个氢能产业链比较长,而中集安瑞科围绕“制储运加用”都有布局,从而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的核心竞争力。其中,以氢能的储存装备和运输装备为主,主要围绕高压装备进行研究。“当前,国家对Ⅳ型储氢瓶大力推进,中集安瑞科与合斯康合作布局Ⅳ型储氢瓶,预计今年可以推出,这也形成中集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中集氢能业务实现4.4亿的销售额,预计今年还会保持高速的增长”。

此外,由于当天会议投票表决的12项议案中有回购的议案,因此回购亦成了当天会议的焦点之一。根据此前的相关公告,此次回购议案的提出,其目标是“为保障投资者的长远利益,促进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或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本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保证本集团经营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而回购股份,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2)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百分之三十;(3)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中集集团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为8.68元,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其二级市场股价长期处于跌破每股净资产的状态;截至6月28日收盘,中集集团的股价为6.84元/股,市净率仅为0.8左右,显然早已符合议案中进行回购的条件。

那么,在回购议案获得通过后,是否预示着中集集团即将会有相关的回购举措?针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的这一提问,麦伯良表示,这个议案的提出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你要回购,得首先把相关的障碍比如法规方面的解除掉,这样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开展回购动作。当然,要不要实施、什么时候实施,这个还是要看市场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上一篇:奔跑歌词羽泉陈羽凡黄征_奔跑歌词羽泉-热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